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影展直通车”工坊活动回顾:当记忆与AI相遇
发布时间:2025-05-27       发布者:2025-05-27       浏览次数:

5月23日下午,一场穿梭于科技幻想与人性温度之间的思辨活动,在无用楼303展开。蓬莱科幻学院刘戈老师的“影展直通车”项目工坊以“科幻奇葩说:要不要把去世亲人的记忆一键植入AI?”为主题,带领同学们潜入未来伦理的深海,探索科幻的无限可能。

活动热身·故事创作:随机记忆道具×科幻想象

活动的前半部分,刘戈老师给出四个写有典型物件的随机便笺,同学们分组后进行抽签,根据抽到的内容现场进行科幻故事创作。

1.漏气的游泳圈:末日洪水中的诺亚方舟竟是一只漏气的泳圈?

2.无法开机的旧DV:按下播放键的刹那,镜头里的世界吞噬了现实……

3.奶奶的蒲扇:摇动蒲扇,穿越回童年的夏夜,却发现祖母是时间特工?

4.没有组装完的婴儿床:未完成的木条里,藏着人类与AI后裔的基因密码?

一位抽到“漏气游泳圈”的学生描述了一个关于深海异族的故事。她设想有一类异人生物能够将自己变成各种物品,在海洋遭到人类污染的背景下对人类实施报复,而变成游泳圈不足够真实,能够变成漏气的游泳圈才既能更真实地还原游泳圈的所有可能,又能让人类在海洋中使用游泳圈时遭遇危险。

除了这位学生细节全面缜密的想象,还有一位抽到“无法开机的旧DV”的男生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路想象了一段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视角展开的末日图景:在一座人类已经消失的城市中,一个维修型的机器人在街区中无目的地游荡,意外进入一家住宅,到处扫描搜索需要维修的家具,发现了一个旧DV,看上去已经损坏多年,然而它将修理好了,DV里出现了人类家庭的美好影像,这是人类已然消失的世界中对人类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在主题辩论开始之前,刘戈老师先向同学们解释了判断人工智能的图灵实验。图灵实验是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具备通用性(强人工智能)的假想实验:电脑和某个自愿者同时接受检查。还放一个人作为质问者。电脑和自愿者在质问者的视线之外,质问者必须有意识的提出一些检验问题,依赖他们双方做出的回答,来决定两者谁为电脑谁为人类。如果质问者无法区分,则电脑算通过图灵实验。

主题活动·伦理辩论:生死记忆×数字永生

正式选择持方、开始辩论之前,刘戈老师强调:这里说的“AI”不是进行简单模仿的机器,而是具备智能行为和决策能力,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如学习、推理、解决问题、理解语言、识别图像等的人工智能。

围绕主题“是否应将去世亲人记忆植入AI”,同学们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讨论,双方从技术边界、情感依赖、哲学本体论等多维度展开激辩,

正方认为应该将去世亲人的记忆植入AI,“记忆是爱的延续,AI让思念有了具象的体温。”

“植入记忆的AI像《哈利·波特》中邓不利多校长室里的‘冥想盆’,哈利可以在里面看到邓不利多的记忆,可以找到打败伏地魔的方法和思路。我们在亲人的记忆里可以找到鼓励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智慧。”

“植入AI的亲人记忆比亲人留下的照片、文字更生动,我希望见到从未谋面的亲人,而不会像现在这样遗憾。”

反方认为不应该将去世亲人的记忆植入AI,“数字克隆的‘亲人’,并不是一种救赎,而是对逝者的亵渎。我们应带着对亲人的思念继续向前看,走下去。”

“我们害怕的不是AI拥有记忆,而是人类终将分不清真实与代码。”

“当记忆变成可编辑的数据,生与死的庄严性正在消解。”

“拥有亲人记记的AI终归是程序,是某种确定性的机制,而人类不是,人类的情感和选择并非是程序性确定的。小时候我做错事的时候,我妈完全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发不一样的脾气。而只有妈妈记忆的AI却只可能像原来一样扇我一耳光……”

在活动中,正反双方同学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并展现出来良好的思辨能力。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经验,已经形成了尊重生命和情感的价值取向,身处媒介技术爆炸式发展的时代,他们在面对AI介入人类情感或记忆时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不仅表现了深度的思考、反思能力,还有令人动容的情感态度。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潜力,催动学生的思辨意识,老师和学生在独特观点的交流互通过程中完成“教”与“学”的双向成长。



泰山科技学院-蓬莱科幻学院
联系电话:0538-6050235
学院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学院西路8号泰山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