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3月26日,蓬莱岛语第四期活动在无用楼307迷声酒吧如期举办,蓬莱科幻学院全体教师及学生科幻联合会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以“从《梦想与实践》看科幻教育新生态”为主题,邀请老师同学在沉浸于《梦想与实践》、《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中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实践》的阅读之旅中收获启迪、共享感动。


学生科幻联合会秘书长田泽斐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导读员首先带领大家共同观看了谢承红副校长在“鲤鱼跃龙门”故事会上的精彩脱口秀《走走停停》,跟随15分钟的视频讲述回忆了谢校长在集团工作15年的点滴。无论是初次观看的同学还是多次回顾的老师,视频中走走停停路上遇见的动人风景还是能够深深引发强烈的共鸣和炽热的感动,更加坚定了师生的工作信念和学习动力,也让我们更加享受着在爱与被爱中前行奔跑的旅程。

随后,在导读员的带领下,部门中老师共同学习了彭鸿斌博士的《梦想与实践》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重温集团办学理念和初衷,继续用心用情地为办好国家、社会、家庭需要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老师们也先后对《梦想与实践》的读书感悟做了分享。

杨平老师真正将《梦想与实践》与专业进行结合,针对书中的“科幻与三达德”一张做出了教学感悟:在彭鸿斌博士的《梦想与实践》中,通识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想象维度。在阅读“科幻和三达德”一章时,我深刻体会到,彭鸿斌博士以其独特的跨界思维,将科幻这一充满未来感的元素注入通识教育体系,开启了一场关于人类未来的思想实验。这种大胆的教育创新,不仅颠覆了传统通识教育的范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陈希老师、孙继凯老师以及王玉琨老师不约而同地对“责任与爱”、“培养阳光自信学生”等章节做了感悟分享,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向大家分享了在培育工坊同学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并指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对学生有人生道路上的影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发现潜在天赋,培养阳光自信学生,需要老师们一点点去践行,因材施教、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才能真正让他们成长为阳光自信、有爱心善良、对社会有奉献的人。

随后,于嘉荣老师详细分析了完满教育《用原创艺术作品浸润学生》的章节,结合自己的专业,并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向大家指出了通识教育的影响力,并引申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艺术教师要坚持创作的观点。要用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来教育学生,而不是为了学生再去创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杜晓彤老师作为新入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及到校后的感悟做出分享,她指出:泰山科技学院是一所有情怀的大学,从应聘时候的面试到如今真正坐在这与大家交流感悟,内心是有十足启发的;泰科的完满教育、通识教育、异科导师等陌生词汇如今也变得更加生动,各位前辈教师们在身体力行,将《梦想与实践》的精髓落到实处。

紧接着,就是最令大家期待的交流互动环节了,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经验,以及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所遇到的困惑。老师们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这个充满梦想与实践的大环境中,每一个声音都被认真聆听。其实梦想与实践一直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人因梦想而伟大,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今天在坐的各位追光人也终将光芒万丈。

最后,宋亚洁副院长以“做有生命感的教育”为主题对此次读书交流活动做出了总结,她带领师生共同重温了科幻学院的育人体系并提出了倡导打造一个科幻教育生态新格局的构想。


在她的心目中,好的教育应该是森林的样子。作为科幻学院,我们要重构科幻教育的新生态,让生命蓬勃生长,培养平等、阳光、幸福、主动、智慧、创造的个体;科幻教育应该是一片蓬勃的森林,在这片绿色天地里让每一位热爱科幻的学生都能找到自我、释放潜能、让梦想翱翔、让心灵自由奔跑。


活动结束时,大家对于《梦想与实践》的学习都有了不同的感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老师以及同学们将持续进行沟通学习,蓬莱科幻学院也将严格执行《梦想与实践》部门学习方案,进行定期的高质量互动交流活动。相信今天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会成为我们未来学习与成长路上的宝贵指引,我们将怀揣新的梦想与实践,与各位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