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需要跨学科思维。如果授课教师都不能具备这样素质,又如何能将其传递给学生呢?为进一步推进不同专业教师间的融合,激发跨学科思维,蓬莱科幻学院于9月13日举办了第三届“集智圆桌派”品牌教研活动,主题为“科幻与科技”。活动在海右书院114进行,由学院教师杨平做主题分享,学院全体教师均参加了本次活动。
从这幅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呢?
两种文化与文理分科
活动一开始,杨平老师介绍了英国小说家C·P·斯诺于1959年的著名演讲《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斯诺认为,存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相互不能理解,甚至敌视。在教育中,就体现为文理分科造成的育人问题。斯诺倾向于用科技发展来解决社会问题。这点也遭到了其他学者如利维斯的反击,认为斯诺无视了科技进步后的文明进程给人类精神状态带来的问题。这一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驱逐诗人的主张。在19世纪,进化论学者托马斯·赫胥黎也发表过文学将被科学取代的观点。杨平老师认为,这种争论至今并未结束,只是以更日常、更细微的方式体现为跨学科协作时的沟通成本和冲突。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工人认为新发明的机器取代了他们的工作,经常去搞破坏,被称为“卢德分子”。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进入大发展时期,许多原先人类做的工作也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些反对人工智能的人是不是新时代的卢德分子呢?斯诺在演讲中指责人文学者是“卢德分子”,这是有道理的吗?这个话题引发了现场激烈争论。徐进贤老师认为现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原始素材的大量引用,是对原创者权益的侵害。其他老师也从自己专业出发,对此话题发表了看法。
杨平老师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这一争论是新旧之争吗?是感性与理性之争吗?是精神追求与实用主义之争吗?
科学的思维逻辑
杨平老师认为,现代科学体系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基础上的。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通过验证后,才有可能被纳入到体系中。他以广义相对论为例。在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前,爱因斯坦已经是个很有名望的科学家,他在1905年(即“爱因斯坦奇迹年”)发表的关于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的三篇论文,每篇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但是,当他于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后,由于理论本身颠覆性太大,科学界并未立刻承认,而是静待验证。1919年,科学家爱丁顿在日食观测中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数据,这一理论才真正被接纳。
此外,科学也不会引入不必要的假设。正如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车库中的火龙”例子:在车库中有一条会喷火的龙,但它是隐形的,喷出的火没有温度,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完全无法被探测到。这样的假设在科学体系中是不会被认可的,即“奥卡姆剃刀原则”。
人文领域则并不这样。对同一文艺作品,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视角,从自己的体系出发,对作品进行阐释。如果说科学是光溜溜的,那人文就是毛茸茸的。
杨平老师认为,科幻正站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汇点上。它有属于科学的血统,关注科技,探寻可能性;也有属于人文的血统,追问意义,寻求情感表达。因此,无论是探讨这两者的不同,还是融合,科幻都是极为适宜的。
科幻与人类未来
在分享中,一条虚拟主播视频引发了教师们的兴趣。这位虚拟主播用了全身动作捕捉服,以虚拟3D形象做直播。当她在直播中脱掉动捕服的时候(当然关闭了现实场景摄像头),其虚拟形象显示出极为怪异的形态。杨平老师认为,这就是科幻的一个隐喻场景:当我们看到科幻中那些奇观的时候,背后其实有一套科技的逻辑在支撑。
这强烈影响了科幻的审美。对科技带来的陌生感及内部支撑的喜爱,让科幻中的很多标志性场景带有明显的科技向审美,甚至带有一些“书呆子”审美。比如刘慈欣获雨果奖的作品《三体1》中的人列计算机。当计算机工程师看到书中由士兵组成的与门、或门及总线结构时,会非常兴奋。
这不禁让人们开始思考科技对人类审美的影响,进而思考对整个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杨平老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是人类对科技入侵生活的反应。无论在《冷酷的平衡》中人性与自然规律的冲突,或是刘慈欣与江晓原关于“吃人问题”的争论,都体现出科幻跳出传统人文思考的特征。
这是作家们的选择,还是带有某种内在动机呢?
杨平老师问在场的教师们:从文艺复兴开始的人文主义,塑造了时至今日的人文文化,包括各种艺术形式。那么,长期来看,这种人文主义是一种进步,还是短期的过渡现象?就此,陈希老师提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外星人、人工智能是否也可以产生不同于我们,但同样可以称为人文主义的体系?
在神学看来,人是神的秩序的一部分;在科学看来,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它们都否定了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主义是人类从神的秩序转向自然秩序中间的过渡阶段吗?在20世纪80年代,后人文主义主张破除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但不一定是中心。这是有道理的吗?
在分享最后,杨平老师问:如果后人文主义意味着否定此前数百年,人类建立的基于人类感知及情感的多种艺术成果,那么你们会不会接受它?
结束只是开始
在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就分享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也就这样的教研形式纷纷发表意见。陈希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就一些专业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孙继凯老师则表示了对后人文主义自己的思考。还有一些教师提出了自己想向大家分享的主题。
集智圆桌派是蓬莱科幻学院的品牌教学研讨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专业性的分享与跨学科交流,打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知识壁垒,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本次的分享虽已告一段落,但跨学科融合的步伐已经启动。更多有趣的分享与讨论,还在后面。我们期待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提升通识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