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社会正产生深刻影响。其中,赛博朋克概念从科技走进现实,迅速崛起。那么赛博朋克具象化的典型代表是什么,它的世界观又有哪些特点呢?12月4日,蓬莱科幻学院杨平老师于无用楼三楼303开展了一场关于人类未来的讲座:《机器战警》与赛博朋克世界观。

讲座伊始,杨平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可以改造自己的身体,同学们希望改造哪里?同学们的想法层出不穷。有人说要改造全身,这样就可以变得很强大;有人说要改造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还有人选择放弃改造,要保留一个完整的自身。
杨平老师说,这些都是人们在科幻中对赛博格的想象。赛博格由“控制论”和“有机体”两个词组合而成,指人类和机器的混合生物。如今,诸如心脏起搏器等植入设备,已经是赛博格的雏形。未来,无论是军事领域或者医疗领域,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广泛存在。

机器战警是赛博朋克概念在执法体系中的具象化表现。杨平老师说,科幻中对赛博格的想象很多,电影《机器战警》就是早期赛博格视觉呈现的代表作品。
接着,杨平老师给大家做了拉片,对其中多个段落进行了讲解。影片设定在未来的底特律,私营公司OCP接管了城市警察系统,为了压低成本,研发了赛博格警察。主角本是一名人类警察,在执行任务中殉职,被公司改造为机器战警。在维护治安的过程中,他被抹除的记忆逐渐恢复。他开始调查杀死自己的匪帮,最终将坏人一网打尽。

杨平老师请同学们思考,被改造成赛博格的主角,还是他自己吗?有同学认为是,因为他的意识还在。
不仅仅是这些问题,面对赛博格与机械战警所引领的科技前沿变革我们,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杨平老师介绍了赛博朋克的基本世界观,包括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对个人的掠夺,“高科技、低生活”的特征等。
在影片中,OCP公司接手警察系统后,视警察为公司资产,将主角原本可以保留的一些身体舍去,并在主角的行为准则中加入了保密条款,不许身为机器警察的主角拘捕公司高层。即便在影片结尾,操纵匪帮的公司高管被击毙,也是在先被开除的情况下实现的。原本阻止主角执法的障碍依然存在。
在此外,为了持续获利,公司通过操纵匪帮,让底特律街头治安问题不断,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这和中国古代“养寇自重”的做法何其相似。

在讲座的最后,杨平老师询问同学们看完以后心里的想法,提出为什么高科技生活不一定是那么美好的。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类沉浸于科技带来的便捷;也有同学认为人依然会占有主导位置。杨平老师提出,赛博朋克是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想象,是黑暗的未来,是反乌托邦。人类是拥有高智商的动物,懂得变通,相信未来不会走上赛博朋克的道路,而会找到一条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